炎炎酷暑,电影院成了一个好去处。从7月18日起至今,电影市场单日票房已连续9天过亿元。其中,7月19日、20日单日票房超2亿元。目前,2025年暑期档(6月—8月)总票房(含预售)已突破50亿元。
近几年,中国电影市场整体走向不尽如人意,而今年的春节档随着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等影片的大火,成功打破了低迷趋势,迎来了一波行业高潮。眼下暑期档电影院线的热度同样不减,带来了中国电影产业破局突围、提质升级的路径启示。
高质量影片是电影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石。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,市场对于电影整体质量的要求更高。过去,依赖流量明星站台、过度宣发以及噱头营销等手段的“烂片”招致反感;如今,人们不会再为“烂片”买单。今年暑期档的大热缘于不少优质影片的涌现:如古装片《长安的荔枝》借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历史典故,批判了唐代腐败荒唐的封建统治,也隐含了对当代职场人的关切;《南京照相馆》则聚焦于抗战中小人物对侵华日军暴行的反抗,唤醒国人对屈辱历史的深刻记忆,以及对民族尊严的深度共情。高质量影片在票房大卖的同时,也收获了豆瓣等平台的影迷高分好评,做到了“叫好又叫座”。
打造电影IP、注重生态协同与衍生经济,是当下电影行业跃升的杀手锏。打造并深耕电影IP,是美国好莱坞影业的成功经营策略之一,近年来中国电影也有不少成功的IP案例。如打破多项票房纪录的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来自于中国神话动画IP系列,《唐探1900》来自于商业贺岁片头部IP《唐人街探案》系列。好的IP在获取长期稳定的票房收入之外,也通过深度运营用户,不断拓展衍生经济与消费场景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底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品牌授权数量超20个,覆盖食品、美妆、汽车、潮玩等12大品类,衍生品销售额已突破百亿元。此外,发放观影券联动商圈消费的“票根经济”、建立IP主题乐园等深度文旅融合项目,也是打造产业融合新出路的可行之径。
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,电影行业须用心打磨影片质量,全方位拓宽消费场景,深耕成熟IP与产业融合。如此,才会有更多的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,安心享受一场高质量的视听盛宴。(彭鹤鸣)
展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